多元化应用教育 有机结合职涯规划
《施政报告》提出加强职专教育,并推出「商校合作计划 2.0」,我认为应用教育有助学生寻觅个人目标,发挥潜能,开展其生涯规划。尤其是近年本港不少高端职位市场已经饱和,学生透过应用教育有助避免日后出现职业与学位错配的现象。
详细内容生涯规划多元接轨 拓阔学生行业认知
政府进一步推广职专教育,需留意人工智能普及化,部分职业消失是必然趋势,但同时又会涌现新的需要,将来出现目前尚未遇见的工种。这就需要「官产学研」良性互动,才能应对挑战。
详细内容优化特殊学校教育 提供就业支援配套 吸引人才加入工作
是次《施政报告》中的特殊教育,主要着重于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潜能发展与强化生涯规划,惟欠缺相关配套措施,恐影响推行成效。此外,议会支持增加医院学校资源的安排,同时就长远发展而言,改善人手编制亦刻不容缓。
详细内容促进职学联通 完善职业资历阶梯
《施政报告》提出以「职学联通、多元发展」的策略推广职业专才教育(职专教育),与传统学术教育双轨并行,为青年人提供多元学习和就业机会,包括与业界合作加快发展资历架构(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QF)下的「职业资历阶梯」(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Pathway),在未来五年,把「职业资历阶梯」涵盖的行业由 6 个增至最少 18 个。资历架构秘书处总经理黎英伟先生认为,「职学联通」策略有助增加职专教育在社会的认受性,深化校企合作亦将为社会发展培育最适切的人才。
详细内容回应学生学习需要 加强专业人才培训
特首在 2022《施政报告》中表示会以「职学联通、多元发展」的策略推广职专教育,与传统学术教育双轨并行,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学习和就业机会,让具有不同潜能的年轻人得以发挥,拥有一己所长。相关政策无论在学科学习、学生发展和自信心建立,都有莫大帮助。
详细内容升中选校策略 规划选校日程
所谓「知己知彼」,每位家长为子女拣选合适的中学时,应对学校有充分认识,例如学校的办学理念、传统特色、收生准则、班级结构、未来发展等;另一方面,亦应考虑子女的能力、志向及兴趣,从而作出适当的选择。此外,亦要深入了解选校递表的申请流程,认识细则,恰当地安排日程,更可向子女就读学校查询意见,即使面对海量资讯,亦能游刃有余。
详细内容2023/24学年 报读幼稚园K1锦囊
一年一度的选校季度又开始,幼稚园已在今年9月开始招生。面对大量学校资讯:选校、申请手续、入学等,家长们更要按部就班,为子女选择心仪学校同时多加留意孩子的能力和个性,为目标做好准备,为孩子的未来人生路奠下基石。
详细内容欲速则不达
近日来中心报读的小朋友很多给笔者有「衣不称身」(a misfit)的感觉。当然不是指他们的衣着,而是指他们虽为五、六年级的学生,但只有一、二年级甚至更低的英语水准,如自己的英文名称也拼错。我明白学校及教师的难处,教学受疫情影响而转用网课,因而未能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中国人的智慧早已说明「欲速则不达」(Haste makes waste)的大道理。科技现今很发达,各种教学内容随意在网上找到,学校真正要培养小朋友的是自学自理的能力及推动学习的动机。「急」只会帮倒忙,因学习须着重「质素」而非「量数」。「素」、「数」二字衍生出来的效果很不一样:一个是「质」,另一个只有「量」【Quantity does not equal quality】。
详细内容用游戏探索世界
疫情肆虐近3年,期间孩子的校园生活断断续续,其知识发展受到影响外,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受到更严重的窒碍。回到校园已经有1个多月,据笔者的观察,教师、家长和孩子在思想上都有落差。部分孩子或许因为未能达到家长心目中的要求而被责骂,结果衍生害羞和恐惧情绪。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