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教学策略 创新课程设计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42期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小学 马咏儿校长

当前科技正在迅速发展,香港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以配合发展需要,学校在这方面担任重要的角色。现在的孩子,需要看到自己需要(自身的兴趣及强项)、社会需要及国家的需要,而社会、科技发展的速度,更是我们无法估计,单凭学校负责输入知识,实在无法应付全球化的需要。因此,在正规课程以外,我们更要培养学生有探新求知的精神,乐学活用的态度,然后方能成就未来。

我刚带学生到内蒙古参访(六月中旬),此行所见,令我和学生们都大开眼界。透过草原活动、参观内蒙古博物院、成吉思汗陵等,让同学把自己融入在人文科的课堂内容及历史洪流中;透过参访现代化工厂认识科技工业和食品加工行业运作,实地感受未来大规模自动化趋势,了解课本中提及到制造业和物流业的最新发展;到访高新技术企业(一般小学生都不会参观),孩子们能见识到国家企业已能做到自主研发,解决各项安全问题,社会基础建设、科技等,对孩子来说,不单新鲜,还具有启发性。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参观恩格贝沙漠科学馆——一个建立在沙漠边缘的展馆,了解国家防治沙漠化的工作,我们从来没想到,在一个看来没有资源、不宜人居的地方,竟可变成一片绿洲,同时能为人们带来其他资源,更是一个宜居的地方。没想到,原只有草原和沙漠的地方,现在变得现代化、高科技,见证国家从「沙进人退」发展到「绿进沙退」。最重要的是向孩子们展示「科技可以改变生活」、「科技可以改变世界」的科学观。

我们所见的每事每物,都是从科学科及人文科作为起点;学生所思考的每一步,都靠已有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如何把内容和生活紧扣及灵活运用,并让孩子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是有意义的,才是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挑战。我校每年会按着课程内容,规划来年不同科目的境外学习活动,除了在课程规划下功夫,还要配合跨课程学习的形式,利用弹性课时让学生综合学习内容,理解内容,进而带他们走出课室,把离地知识,让他们看到如何实践。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知道,「未来」就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境外参访活动能让孩子学会协作,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语文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相信大家都会认同,这些都是未来职场所需的重要技能。随着社会对于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因此,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设计跨科课程,成为提升学生竞争力的关键。我们身处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应当积极应对挑战,通过灵活的教学策略和创新的课程设计,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对香港未来人才结构多元化需求的积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