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伦实验学校 X 18区中学 AI科技助力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传媒 兴伦实验学校 学与教博览2025 Al教育 STEM教育 黄启杰博士 STEM奖学金 大湾区学校伙伴计划 18区兴伦实验学校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天主教普照中学 天主教新民书院 佛教大雄中学 佛教黄允畋中学 佛教黄凤翎中学 长洲官立中学 南屯门官立中学 香港仔工业学校 香港四邑商工总会陈南昌纪念中学 神召会康乐中学 马锦明慈善基金马陈端喜纪念中学 救世军卜维廉中学 圆玄学院妙法寺内明陈吕重德纪念中学 圣士提反堂中学 圣公会李炳中学 圣公会圣匠中学 汉华中学 大埔三育中学 香港教育大学 创知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 圣若瑟书院 周少娜教授 孙丹儿博士 孙纬武教授 梁致辉博士 陈汉源博士 黄晶榕博士 杨友源教授 雷湘 李志文主席 李志文兴伦实验学校有限公司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学与教博览2025」之「学生体验与可持续发展区」 举办「兴伦实验学校AI创新教育暨荣誉颁授仪式」活动,围绕 STEM 教育与人工智能应用呈现创新实践。活动结合奖项颁发、合作授权及专题讲座,展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子学习系统落地成果。
主礼嘉宾致辞:阐释教育使命与全人发展理念
兴伦实验学校有限公司董事及行政总裁黄启杰博士作为主礼嘉宾致辞,明确机构使命:「兴伦实验学校的核心使命,是在高中教育领域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子学习系统。我们坚信,校园环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能为学生提供品德塑造、社群互动、体健发展及情绪调适等多维度的学习经历,从而完善全人教育的理念。基于学校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关键性,我们通过与正规学校协作,提供优化的合作方案,以满足自主式电子学习模式的根本需求。」
STEM 奖学金颁发:善举点亮教育创新之路
活动现场举行 STEM 奖学金颁发仪式,大埔三育中学、香港教育大学、创知中学、华南师范大学、圆玄学院妙法寺内明陈吕重德纪念中学、圣若瑟书院等 6 所学校及机构荣获嘉奖。香港数理教育学会主席李志文先生表示:「这些奖项不仅是对过去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教育探索的庄严承诺 —— 当我们将资源投向 STEM 教育的土壤,便是在为年轻一代播撒探索宇宙奥秘、解决人类难题的种子。兴伦实验学校以奖学金为桥,连接教育理想与现实实践,彰显企业对教育创新的社会责任。」
获奖单位名单:
- 大埔三育中学
- 香港教育大学
- 创知中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圆玄学院妙法寺内明陈吕重德纪念中学
- 圣若瑟书院
(以上按中文笔划顺序排名)
大湾区学校伙伴计划顾问聘任:凝聚专业智慧共绘区域教育合作蓝图
「大湾区学校伙伴计划」荣誉顾问及专家顾问聘任仪式上,6 位教育界翘楚正式加盟。兴伦实验学校代表颁发纪念盘与聘书时表示:「教育的进步从非独行之路,而是智者联袂的远征。各位顾问以数十年深耕教育的专业智慧,成为大湾区教育合作的桥梁 —— 你们接过的不只是聘书,更是对区域教育一体化的使命担当。当不同校园的经验在此汇流,技术创新与课堂智慧彼此激荡,教育的未来将盛放出超越想像的花朵。」
受聘顾问名单:
-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物理教育研究所所长 周少娜教授
- 香港教育大学数学与资讯科技学系副系主任 孙丹儿博士
- 香港高性能计算学会主席 孙纬武教授
- 香港教育大学科学与环境学系副系主任 梁致辉博士
- 大埔三育中学副校长 陈汉源博士
- 创知中学校长 黄晶榕博士
(以上按中文姓名笔划顺序排名)
颁发教育研究资助:兴伦全力支援学术发展
接著,香港数理教育学会主席李志文先生颁发教育研究资助,支持两支优秀嘅研究团队分别是:
- 香港教育大学数学与资讯科技学系副系主任- 孙丹儿博士
- 香港教育大学科学与环境学系- 张予菱博士
18 区兴伦实验学校授凭:跨区域教育合作启动
活动现场举行「18区兴伦实验学校」授凭仪式,18 所学校正式成为兴伦教育体系合作伙伴,香港数理教育学会主席李志文先生颁发授权证书,标志著「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子学习系统」在香港全区落地。
「18区兴伦实验学校」名单
分区 |
学校 |
北区 |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
观塘 |
天主教普照中学 |
油尖旺 |
天主教新民书院 |
深水埗 |
佛教大雄中学 |
沙田 |
佛教黄允畋中学 |
湾仔 |
佛教黄凤翎中学 |
离岛 |
长洲官立中学 |
屯门 |
南屯门官立中学 |
南区 |
香港仔工业学校 |
葵青区 |
香港四邑商工总会陈南昌纪念中学 |
大埔 |
神召会康乐中学 |
西贡 |
马锦明慈善基金马陈端喜纪念中学 |
黄大仙 |
救世军卜维廉中学 |
元朗 |
圆玄学院妙法寺内明陈吕重德纪念中学 |
中西区 |
圣士提反堂中学 |
荃湾 |
圣公会李炳中学 |
九龙城 |
圣公会圣匠中学 |
东区 |
汉华中学 |
专题讲座:「AI 以人工智能优化电子学习:从概念到设计与开发教育 AI」
杨友源教授与雷湘小姐围绕讲座主题分享核心观点,强调兴伦 AI 系统开发基于自主学习理论与元认知学习框架,以「激发学生潜能、培养自学与反思能力、养成持久自学习惯」为教学理念,同时将「守护学生心理健康、预防网络欺凌与电子成瘾」纳入技术框架。讲座介绍 AI 技术分类及底层技术,并展示兴伦 AI 机器人通过「AI 助教」「智能书僮」功能,结合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整合 240 个理化生数学模组,构建自适应考试训练题库,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
活动总结:科技赋能全人教育的未来愿景
活动以「学生体验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见证奖学金颁发、顾问聘任、18 区学校合作等重要环节。兴伦实验学校表示,未来将持续以技术创新推动教育模式升级,联合学校一起探索「AI教育」的多元可能,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践行全人教育理念,为香港及大湾区教育创新注入新动能。
此外,为宣扬中华文化及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集团旗下之兴伦信息有限公司亦以数字体育作桥梁,对传统文化作出创新,打造出一系列以太极为核心的数字体育科技产品,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包括太极推手机械人、太极智能垫,通过科技赋能太极科学化,激发师生们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热爱。活动期间更邀得著名太极师傅李晖女士亲身示范如何将中华文化融入数字体育,提供古今交融的科技与文化体验。
网址: https://www.hanlunlabsch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