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跨科课程设计 回应香港发展所需
教育资讯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42期 玛利诺神父教会学校 宋凯恩校长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教育肩负着培育未来人才的重任。玛利诺神父教会学校深明此道,团队致力超越传统学科界限,目标明确地培养学生具备多元能力与素养,积极回应香港迈向知识型经济及人才结构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创新实践:
跨科课程设计 激发多元潜能
为有效落实策略,学校突破学科壁垒,精心设计「跨学科学习体验」。最具代表性的实践是中二级核心项目——「敬老慈幼」服务学习计划:
1. 问题探究与方案设计(连结学科知识):学生并非单纯参与服务,而是从探究开始。他们需运用人文学科(如历史、宗教)知识,深入理解长者或弱势社群面临的社会挑战(如数码隔阂、孤独感);结合科学与科技知识(如综合科学、资讯科技),构思可行的解决方案(如设计简易电子装置);并运用视觉艺术及设计技能,制作宣传品或活动道具。此阶段重点培养「明辨性思维」、「创造力」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 实地服务与互动协作(实践与反思):学生将设计方案带入社区,进行实质服务。在与服务对象互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灵活应变、有效沟通、团队协作,并深度实践「同理心」与「情绪智慧」。教师团队提供即时指导与支援,促进学生反思行动成效与个人成长。
3. 成果展示与科技应用: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记录过程、制作报告或进行成果展示,深化「科技应用」技能,并学习如何有效传递信息。
此跨科项目巧妙地将「其他学习经历」(OLE)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创造出超越单一学科范畴的深度学习情境。
聚焦成效:
培育关键软技能 对接未来需求
跨科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应用场景,让世界经济论坛倡导的十大未来关键技能得以在实践中孕育:
‧ 分析与创新(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在探究社会问题、设计解决方案中不断锤炼。
‧ 人际互动(情绪智慧、同理心、协作):在与不同背景的服务对象及同侪互动中自然培养。
‧ 高效执行(领导力与社会影响力、解决复杂问题、灵活性与抗压力):在项目管理、应对挑战、调整方案中获得实践。
‧ 科技应用(科技运用与监控):贯穿于方案设计、执行与成果展示全过程。
透过系统化的跨科课程设计与实践,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更在真实情境中应用知识、发展技能、塑造价值观,逐步建构起应对未来挑战的多元能力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