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
不断学习 与时并进 创新思维 改革学校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校长邹秉恩,曾是多间直资和资助中小学校长,亦曾担任香港教育学院讲师及高级课程发展主任。服务教育界多年的他,毋忘初心,秉持有教无类,一直以大胆、创新的方式管理学校。《教育专业》一连两期专访邹秉恩,分享他怎样由仰望着校长爸爸的小孩,到自己也走上了校长之路。
详细内容
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陈吕重德纪念学校
新增津贴 宜减少使用限制 自主运用 方能用得其所
近年来,政府在教育界的拨款不断增加,其中在下学年,增设「全方位学习津贴」,让学校可享有较多的资源,让学生能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上,丰富学习经验。对此,教育界人士无不表示欢迎。
详细内容增加拨款 运用弹性 增聘人手 释放教师空间
教育局在2019/20学年拨款约9亿元给全港中、小及直资学校,设立「全方位学习津贴」,给予学校更多的资源,让学生能在不同的学习范畴有所得益。面对教育局的大量拨款,教育界人士需要思虑周详,才能把拨款用得其所,造福学子。
详细内容9 亿元「全方位学习津贴」 老师,准备好了吗?
每当有大量资源到校时,绝大部份的老师应该是担心多于开心,有资源到校即表示将有大量的采购、招标、交流活动、带比赛、开会研究、写报告……预告了老师以上没完没了的工作接踵而来。9亿元的「全方位学习津贴」是一个恒常的拨款,老师们,准备好了吗?
详细内容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马鞍山信义学校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马鞍山信义学校:建立明确制度 提升校政效率 让同工尽展所长
简淑菁校长在2015年9月空降出任基督教香港信义会马鞍山信义学校校长。她由课程主任晋升为校长。在这三年多,学校无论在课程、校园环境及校政管理上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正好说明校长管理的重要性。
详细内容长洲官立中学:优良传统 继往开来 跳出校园 走进社群
位于离岛区的长洲官立中学创校历史悠久,在去年以综艺演出形式,庆祝110周年校庆。学校共有四座校舍,旧校舍于1928年落成,是一座以红砖建成的建筑物,属于香港二级历史建筑物。陈耀明校长因地制宜,并以「处处是教室,时时可学习。人人有舞台,个个可上榜」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发挥潜能。
详细内容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香港大学附属学院 职业导向课程 把兴趣变成专业
与过去相比,现今香港中学文凭毕业生的升学选择众多,除了原有经过大学联合招生(JUPAS)办法升读大学外,还有不少自资院校开办的学位课程,再加上副学位及高级文凭等大专课程,中学毕业生根本不愁出路。创立于2000年的香港大学附属学院,开办多元化的副学士学位及高级文凭课程,让中学毕业生有更多的升学选择,创新的课程涵盖大数据、航空飞行、土力工程等范畴,让同学把兴趣变成专业。
详细内容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马鞍山信义学校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马鞍山信义学校:优化教与学效能 营造校园学习气氛
位于沙田区的基督教香港信义会马鞍山信义学校,是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在香港开办的八所小学之一。自简淑菁校长在2015年上任后,学校无论在课程、校园环境及管理上都有很大的转变,除了提升校园的学习气氛外,同时也发挥了教育团队所长,增强学与教效能。
详细内容全面学位化造就教师上流动力 学校如何设计人事安排 缔造新局面
教育局落实教师全面学位化,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地位,对持有学士学位的教师给予肯定,亦可提升他们的专业角色及职能,进一步提升教育质素。与此同时,政策亦创造了大量主任及副校长等专业晋升的机会及空间。面对变革,学校应以不变应万变,还是借此机会通盘考虑学校的人事规划?
详细内容迦密爱礼信中学:关爱机会 登高望远 创造机会 扩阔学生视野
「我们一直关心学生需要,除了因应学生的成长阶段,为不同级别的学生订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外,更乐于为学生制造机会,让学生开拓更广阔的视野,找出自己兴趣,并勇于作出尝试,全面发挥潜能。」 ——何玉芬校长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