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精神雪柜」 促进身心健康实

文: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106期 程志祥校长 救世军韦理夫人纪念学校

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精神雪柜」,透过有意义的活动,累积心理能量,随时调用以应付挑战与压力。学生可结合体适能运动、音乐创作及有趣的数学解难,从多元角度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精神雪柜」的概念,源自于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正面情绪与能量存放起来,好比雪柜储存食物,当需要时便可拿出来使用。对小学生来说,这种心理储备能帮助他们增强正向力量、提升抗压能力,进而保持身心健康。

首先,体适能运动是建立「精神雪柜」的基础活动。透过规律的运动,如跑步、跳绳、团队球类游戏等,不仅强化身体素质,释放身体的正面荷尔蒙(如多巴胺和血清素),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及活力。运动不仅增强体能,更透过运动过程中的挑战与协作,累积心理上的自信和乐观,这些正向经验就好像存放在「精神雪柜」的精神粮食,随时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

除了运动,我们亦倡导以「音乐创作(作曲作词)」作为促进精神健康的活动。音乐是一种强有力的情感宣泄与表达方式,透过创作,学生可以把内心的故事与情感转化为有形的作品,提升自我认识和情绪管理能力。尤其在小学生这一阶段,获得老师和同伴的认同感非常重要。音乐创作活动能帮助他们建立自我价值感与被接纳感,这种精神上的正面反馈也是「精神雪柜」的重要食粮,巩固其心理韧性。

再者,设计一些趣味解难的数学题目,不仅激发学生智力,还有助于提升他们克服困难后的自信心。数学解难往往需要思考、分析及灵活运用知识,当学生成功破解难题,获得的成就感能强化他们的存在感与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挑战和胜利的精神力量,也是存放在「精神雪柜」的重要能量来源。透过适切的引导,学生学会从挫折中寻找解题的乐趣,培养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

综合而言,「精神雪柜」的建立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策略。它不仅是单一活动的堆砌,而是多元活动交织的结果,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取活力,在音乐中得到表达和认同,在数学挑战中巩固自信。教师透过这些活动的设计与引导,协助学生在日常生活积累正能量,随时调用以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压力。

未来,学校及家长可携手合作,持续推动以「精神雪柜」为核心的身心健康计划,让小学生在快乐积极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为未来的挑战储备充足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