糅合中华智慧 培养身心灵健康

文: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43期 教育管理组 凤溪创新小学 优秀教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当中的智慧有助于培养小朋友的身心灵健康。凤溪创新小学以「知情意行学经典,潜移默化正品德」为主题,推出「古诗文学堂课程」及「《红楼梦》X中医文化课程」,以中文科的带动推动中华文化教育,希望透过中华文化传播价值观教育。其计划备受肯定,负责团队陈玉瑟老师、叶玉玲老师、吴凯旋老师及梁嘉雯老师更获颁2024年优秀教师选举教育管理组奖项。

古诗文学堂课程 培养学生正向品德

「古诗文学堂课程」旨在循序渐进地帮助小朋友在个人、家庭、社会方面逐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团队着重以生为本,统整一至六年级的中文科课程,以儒家思想「志、智、礼、孝、省、勤、勇、信、义、敏、仁、学」12个中华传统的价值观作为主轴融入日常的古诗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品德。课程中,团队会透过「导学案」贯穿古诗文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活动。

上课前,学生需要进行预习,透过「四读一问」自设学习目标及带着疑问上课。课中则教导学生以不同方法理解词语,推敲句子,并透过小组讨论、阅读法分析,让同学归纳古诗文的主旨,从古诗文之中探究先贤的智慧及价值观。课后亦会进行延伸学习,扩阔学生的学习知识点,并启发学生反思及修养品德。

《红楼梦》X中医文化课程 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红楼梦》X中医文化课程」则旨在为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及正向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促进其身心灵健康发展。团队为一至六年级安排了不同的课程,透过阅读中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选章,并配以有趣而轻松的体验活动。更设计中医相关的课程,让小朋友透过中医、中药理论的学习,认识中医养生知识,亦透过运动养生和饮食,提升他们的健康意识,同时令他们明白经典名著《红楼梦》和中医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遥不可及的知识。未来,团队期望将该课程继续优化,让更多的小朋友去体验、去学习,让国粹能够走进他们的生活、再带给社区,大家共同保护及传承中华文化。

贯彻「知、情、意、行」 古为今用学习先贤智慧

两套课程贯彻「知、情、意、行」的概念设计。在「知」方面,透过不同的影片、老师的讲解、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创作背景、诗文内容及主旨等。「情」、「意」层面,透过体验式学习、集体活动或讨论深入探究,例如就景物描写的古诗文,老师会带领学生游览校园,到荷花池写生,令到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去体验作者想表达的情意,再「古为今用」,运用从古人身上学习到智慧,联系自身,建立正向价值观并实践所学,最终促使学生在行为上有所实践。

辅以人工智能 学习更投入

教学上会辅以资讯科技元素,令同学拥有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巩固知识。例如运用人工智能(AI),让同学可以跟古代先贤展开「对话」。团队分享指:「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觉得学习古诗文是沉闷的,我们期望善用资讯科技去促进教与学,老师教授古诗文时,会尝试将AI融渗在学与教之中。」例如在三年级就「勤奋」价值观主题的教学时,团队利用AI设计了孔子和韩愈同场的情景,教导学生有关孔子和韩愈关于勤奋的经典金句,令学生可以更投入地学习。此外,团队认为AI擅于创设合适的生活情景,给小朋友进行价值观的探讨,让他们跟虚拟的古人进行知识上的交流,学习成效更显然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