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合作方案 AI助力自主学习

文: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43期 自主学习 兴伦实验学校 人工智能

兴伦实验学校有限公司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学与教博览2025」之「学生体验与可持续发展区」举办「兴伦实验学校AI创新教育暨荣誉颁授仪式」活动,围绕STEM教育与人工智能应用呈现创新实践。活动结合奖项颁发、合作授权及专题讲座,展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子学习系统落地成果,通过AI技术赋能个性化学习,为教育界提供可借鉴的创新教育实践样本。

推广电子学习系统 完善全人教育理念

兴伦实验学校有限公司董事及行政总裁黄启杰博士作为主礼嘉宾致辞,明确机构使命:「兴伦实验学校的核心使命,是在高中教育领域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子学习系统。我们坚信,校园环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能为学生提供品德塑造、社群互动、体健发展及情绪调适等多维度的学习经历,从而完善全人教育的理念。基于学校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关键性,我们通过与正规学校协作,提供优化的合作方案,以满足自主式电子学习模式的根本需求。」

善举点亮教育之路 贯彻企业社会责任

活动现场举行STEM奖学金颁发仪式,大埔三育中学、香港教育大学、创知中学、华南师范大学、圆玄学院妙法寺内明陈吕重德纪念中学、圣若瑟书院等6所学校及机构荣获嘉奖。香港数理教育学会主席李志文先生表示:「这些奖项不仅是对过去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教育探索的庄严承诺——当我们将资源投向STEM教育的土壤,便是在为年轻一代播撒探索宇宙奥秘、解决人类难题的种子。兴伦实验学校以奖学金为桥,连接教育理想与现实实践,彰显企业对教育创新的社会责任。」

颁发教育研究资助 全力支援学术发展

活动现场举行「18区兴伦实验学校」授凭仪式,18所学校正式成为兴伦教育体系合作伙伴,香港数理教育学会主席李志文先生颁发授权证书,标志著「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子学习系统」在香港全区落地。这一覆盖全港的教育资源网络将为学生带来个性化学习体验,推动香港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在香港教育迈向革新的关键进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亟待突破,创新教育资源需求迫切,「18区兴伦实验学校计划」应势而生,以领航者的姿态,为香港18区教育生态注入澎湃动力,开启教育发展的崭新篇章。计划首年,目标在香港18区与18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使用兴伦优质教材,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为各区学校与师生搭建起通往优质教育的坚实桥梁。

科技赋能教育 创新注入动能

活动以「学生体验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见证奖学金颁发、顾问聘任、18区学校合作等重要环节。兴伦实验学校表示,未来将持续以技术创新推动教育模式升级,联合学校一起探索「AI教育」的多元可能,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践行全人教育理念,为香港及大湾区教育创新注入新动能。

此外,为宣扬中华文化及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集团旗下之兴伦信息有限公司亦以数字体育作桥梁,对传统文化作出创新,打造出一系列以太极为核心的数字体育科技产品,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包括太极推手机械人、太极智能垫,通过科技赋能太极科学化,激发师生们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热爱。活动期间更邀得著名太极师傅李晖女士亲身示范如何将中华文化融入数字体育,提供古今交融的科技与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