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选校策略 未雨绸缪 尽早规划选校日程
所谓「知己知彼」,每位家长为子女拣选合适的中学时,应对学校有充分认识,例如学校的办学理念、传统特色、收生准则、班级结构及其未来发展等;另一方面,亦应考虑子女的能力、志向及兴趣,从而作出适当的选择。此外,亦要深入了解选校递表的申请流程,认识细则,恰当地安排日子,更可向子女就读学校查询意见,即使面对海量资讯,亦能游刃有余。
详细内容让孩子快乐地学习
不少家长跟我说每天为了督促孩子完成家课都快要累死了,孩子考试比他们自己考试更要命:温习了吗?默写了吗?背诵了吗?人都快要疯了。试想连家长也这么苦,被督促的孩子能有甚么乐趣可言!
详细内容升小选校策略——了解子女特质 寻找最合适的学校
小学「自行分配学位」已公布收生结果,获心仪学校录取的学生父母固然感到高兴,落选的学童亦无须灰心,学生家长仍可透过明年1 月中旬的「统一派位」,办理选校手续。
详细内容停课不停学!学校应变工作全面睇
面对社会环境变迁,学校必须懂得随机应变应付突发情况,近年学校就曾经因为传染病、天气问题和突发社会事件,导致教育局需要宣布停课,这难免影响学生学习进度,如何能够做到「停课不停学」,成为教育界近期的热门话题,因此今期《教育专业》就访问了多位教育界的专家,透过不同角度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详细内容距离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 学校的电子教学路,还有多远?
「停课不停学!」相信大家对这句说话都不会陌生,但如何真正做到呢?相信很多学校都还在试验阶段,还未能完全掌握。事实上,早于「沙士」时期,因为疾病传播而导致全港学校,包括大、中、小学以及幼稚园都要停课,当时多间大学及个别中、小学已提出,要为「停课不停学」作出相关准备及课程。
详细内容增进语言实验室的同侪互动
语言实验室(Language laboratory)已有悠久历史,一直被视为是外语学习的有效场地(注一),在多数大学和中学均有配备。语言实验室一般配备电脑、耳机、和麦克风,学生可在语言实验室对着电脑练习口语和聆听,老师也可通过系统听到个别同学的表现并给予反馈。有研究显示,同侪互动对语言学习大有裨益(注二)。然而,旧有语言实验室的设计多以方便学生独自学习为目的。部分语言实验室的围板分隔设计,虽然有助隔音,却不便同侪互动。
详细内容非华语学生的中文教学 如何加大力度支援教师?
有关现时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的情况,据立法会的数字显示,2016年全港有6,171名6至11岁的南亚裔儿童,现正接受小学教育,当中只有66%能够书写中文。另有6,400名12至17岁的南亚裔儿童,现正接受中学教育,当中只有68%可以书写中文。
详细内容电子优化教学 书本却能唤醒原始感动
资讯科技一日千里,运用资讯科技于教育更是发展迅速。全港近九成学校已安装无线网络,大部分学校亦已采用一人一机(平板电脑)上课,学生可以使用流动电脑装置进行多元互动学习。其中,近半学校已开展了「自携装置」计划(BYOD),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学习个人化。学校亦使用电子书,让学生通过有互动功能的课本进行学习,把流动电脑装置物尽其用。那么,电子学习是否已算成功?电子书是否可以取替纸本书?
详细内容机器学习初体验
人类从小便不断学习,透过探索不同环境学习新知识,让我们更有智慧,懂得分辨是非。人工智能发展当中一个重要元素便是如何让机器也懂得学习,令机器也可不断透过学习而运用所掌握的资讯进行判断。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