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美德为主轴 植根正向价值观

文: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41期 嘉诺撒小学 优秀教师 价值教育 中华文化

嘉诺撒小学以「校本价值教育规划,迎合各方需要,扎根中华文化」为主题,由德公价值教育组、宗教培育组及宗教科组、训导组及图书馆携手合作,以中华美德为统领,结合嘉诺撒首要价值、天主教核心价值、校训及教育局强调的十二个首要价值观,渗以嘉诺撒人素质,透过全校参与模式,由正规课程、非正规课程开展校本价值教育。项目备受肯定,负责计划的德公价值教育主任关咏茵老师、生命教育组徐雅诗老师、宗教培育组及宗教科组潘嘉仪老师、训导主任陈家耀老师及图书馆主任李咏雯老师获颁2024年优秀教师选举教育管理组奖项。

中华文化统领 整合价值教育

关主任指出:「社会涌现了许多新意念,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价值教育的定位,以回应社会。」团队考虑到社会对中华文化和价值教育的需求,决定以中华文化作为价值教育的主轴,呈现相关的价值元素,深化学生的心灵,同时满足各科的要求。

为此,办学团体——嘉诺撒仁爱女修会把「嘉诺撒人」素质进行整理,强调「感恩」、「尊重」和「承担」三个核心价值,并结合天主教学校提倡的五大核心价值,以贯彻「仁爱、正义、谦诚」的校训精神。同时,学校也配合教育局强调的十二个首要价值观,将所有元素整合成校本价值教育的概念图作为框架。

配合绘本故事 探讨价值元素

生命教育组以生命教育课为主轴,让同学在课堂中探讨价值教育元素。去年,团队透过「智、义、忠」这一中华文化元素,利用不同的中华故事及绘本,引导低、中、高三个年级的学生认识自我并进行自我检讨。对于低年级,团队选用《知错能改的小鼹鼠》绘本,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智慧,鼓励他们勇于承认错误并立下改过的目标;中年级则以中华故事「王烈遗布」及绘本《自律》教育学生,让他们以「智」判别是非,成为自律守规的人;高年级则透过「孔子立志」的故事和《和大象一样重的谎言》绘本,教导学生知错能改,立定志向规划未来。课堂中还会通过生活情境讨论和戏剧等方式,让同学深入探讨主题。

学会欣赏与反思 生活中完善自我

陈主任分享:「整个计划中,我们希望透过不同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从反思中改善自己的陋习。」为此,学校推行了「欣赏纸」计划,让同学先学会欣赏自己,进而推展至欣赏别人的层次,从别人身上学习,并反思自己、改善自己,最后便是希望他们能够欣赏四周的环境,赞美天主给予的东西。计划下亦设有不同的活动,如欣赏墙、学生分享等,让同学表现自己,提升自己。此外,团队更推出「反思纸」计划,让同学明白自己错误的行为,从感受出发进行反思,能够做好自己,改善陋习。

从阅读培养品格 深化品德内涵

计划推广时,图书馆亦善用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让同学从阅读中内化不同的价值观,并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感。例如与语文科合作,向公共图书馆集借该年价值教育主题的图书,供全校各班传阅,有系统、集中地阅读该系列的材料,吸收价值教育的元素。馆内亦设有价值教育相关的专柜,方便学生借阅。图书馆亦透过家校合作,推出价值教育相关的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能了解学校推行的品德教育,令价值教育更顺利推行。图书馆亦会与校园电视合作,以短片形式,由校长、老师及同学推介相关的图书,推广阅读,更推动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