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数字工具与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育专业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41期 凌秀慧主任 香港学校图书馆主任协会副会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4‧23世界阅读日是图书馆界的重要日子。自2024年起,受惠于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香港全民阅读日」,这项决定获得教育局、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出版总会、香港出版学会、香港学校图书馆主任协会以及众多机构的响应,让4‧23与阅读紧密相连。
同样是「23」,在2025年1月23日,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博士发表了关于数字教育的文章《各界出谋献策 携手推进数字教育》,回应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大力推动STEAM教育、促进创新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措施,并成立数字教育策略发展督导委员会。
施博士担任委员会主席,他在文中指出本港学校已在运用数字工具提升教与学方面积累多年基础。尤其在疫情期间,数字教育的应用与发展更是急速增长。
然而,在图书馆及阅读推广的范畴内,学校图书馆主任与推广阅读组的老师可以如何平衡「数字教育的发展」与「吸引学生多阅读书籍」,甚至让他们持续喜欢阅读实体书呢?
香港学校图书馆主任协会近期与PISA(HKU)——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香港大学)团队合作设计的「PISA科普阅读创研行动」,或许能为各主任和老师们提供一些有趣的新想法。
PISA(HKU)的林苇叶教授希望通过阅读活动,吸引学生更投入地参加PISA测试,并为能代表香港参与此测试而感到自豪。香港学校图书馆主任协会的一众理事与林教授的团队经过会议和磋商后,设计了「PISA科普阅读创研行动」,呼吁参加应届PISA的学校鼓励学生参与。行动内容包括学生出席最少两场与科普知识相关的一系列讲座,并提交一份创意作品。这份作品的设计非常有趣!学生可选择以下两个选项:
1.阅读一本科普书籍,从中提取至少一个科学知识,并以此创作一个奇幻故事。学生只需提交故事大纲,团队接受学生借助AI进行创作,只需说明在哪些地方并如何运用AI工具。优秀作品有机会出版为电子书。
2. 阅读一本科幻小说或观看一部科幻电影,找出一个情节。例如,若学生阅读了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可探讨书中提到的燃烧岩石作为地球推动装置的科学原理,利用AI工具协助研究,并撰写简单报告。
无论学生选择哪个选项,这都将是一个有趣的学习和发现过程。这不仅结合了阅读与创作,还需要运用AI和科学知识来完成作品。「PISA科普阅读创研行动」团队更特意开办AI应用讲座及工作坊,让学生有机会在专家指导下善用AI科技辅助学习。
无论学校是否参与这个行动,大家都可以从这个计划中汲取灵感,并在校内推行类似的活动,以吸引学生投入数字教育的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