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情与国情并行 推展「九美德行」提升共通能力
道教青松小学(湖景邨)郑志明校长表示,推行国民教育,同学成长历程中的个人修身方面,将得到莫大裨益。该校办学团体为青松观,郑校长说︰「青松观提倡传扬中华文化,当中『九美德行』包括:忠、孝、廉、节、义、信、仁、惠、礼,正正呼应中华文化内的美德,让学生学习成为谦谦大国的国民。」
详细内容爱国幼教 以「修身」哲学融入课堂
现时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主要涉及初小至高中,至于幼稚园又如何建立学生的国家观念呢?学校在实际执行上,教育局该如何支援呢?基督教乐道幼稚园何敏茵校长认为,很多概念从小培育最好,尤其价值观方面,幼稚园的教导绝不可少。
详细内容倡国内团队到校支援 培育爱国生力军
回归已二十四年,东华三院郭一苇中学何世昌校长认为现时才推行国家安全教育及公民科,虽迟却为时未晚。何校长说︰「香港一直需要健全的教育体系,才可以慢慢拆解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问题。爱国教育对学生个人来说是『全人教育』,其实同时亦补足了整个教育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详细内容爱国活动宜古今并重 应对当代中国软实力富信心
当学校需要举办爱国相关活动,可能较先想到书法、茶道、诗词歌赋等中国古代文化。教联会副主席邓飞指,这些着重中华文化的爱国活动一直不缺,但成效不够显著,他主张需要古今并重,让学生多接触时下内地发展及文化,贴近国情,拉近两地联系,才能培育学生深厚的爱国心。
详细内容教导学生认识国家 乃应有之义
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一直有举办不同的交流团,到内地交流自然亦少不了。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主席陈狄安指,一个国家的公民认识自己国家,以及培养学子爱国情感,可说是基本公民教育元素。陈狄安主席说︰「我认为这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并应多角度了解国家,要了解成功,也要了解不足。」
详细内容回应《施政报告》应用学习课程及电子学习
在政府发表的《施政报告2020》中,教育方面投放不少资源,其中包括加强德育教育、增加校董培训、支援电子学习以及落实「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早前提出有关优化学校课程的建议,以下会就报告内容讨论当中几项措施。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