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爱为基石 守护学生自信成长
教育专业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44期 东莞工商总会刘百乐中学 黄慧文校长国家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与教育局近年推动中学三层应急机制常态化、推广《4Rs精神健康约章》的行动一脉相承,更与本校提倡「自信前行」理念同出一辙。就像本校学生创作的英文格言一样——「Always Aim High; Dare to Try; You can Shine」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合适的支援下,笃信自己有闪耀的潜力,不必因学业压力陷入迷茫。
用贴心陪伴暖心
学校对学生的关爱,不仅限于学业扶持,更要深入心灵深处。本校致力构建「全天候、无缝隙」的关怀氛围,让学生随时能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的温暖。我们学校两位社工常言:「青少年的烦恼需要倾诉的出口,更需要温暖的陪伴」。为此我们推行双班主任制,无论是课堂中的知识困惑,还是课室外的情绪烦扰,学生都随时能找到老师倾诉。
最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或许是本校开学初期的「Love Promotes Learning」(LPL)活动——那几天我们不安排常规课堂,而是通过团队游戏、合作任务,让同学在阵阵笑声中结交好友,在互助协作中建立信任,以满满的快乐与安全感开启新学期。我们还全年开展生命教育课和常态化抗逆力训练,有系统地教导学生认识自身情绪及如何调节压力。这一切,既是实践「博学力行」校训中「培养自信学习者」的理念,更是响应国家及教育局重视精神健康的号召。
家校协同实践赋能
守护学生精神健康,从来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家校、社区同心协力的共业,与国家提倡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方向一致。本校第三个支援框架,便是牵起家庭与社区的手,共同为学生筑起「关爱保护网」。家长是学生最亲近的人,家庭氛围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老师定期通过电话与家长深度沟通学生的在校状态、举行家长日、家长晚会,分享正向教育方法与心理健康关怀技巧,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让他们在家中也能给予孩子温暖的陪伴与引导。
同时,我们也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认识自我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就像在港铁站外的「百乐.心宁宁」精神健康推广活动中,学生亲手制作并派发减压包,用心设计有趣的摊位游戏,还邀请红十字会青年团的同学为街坊进行简单压力测试。在帮助他人释放烦恼的同时,学生自己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这正体现精神健康的正向传递。
「关爱,是学校最宝贵的文化」。未来我们将继续呼应4Rs精神健康约章,携手家校社各界,用细心、耐心与爱心,让学生既能勇敢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也能时常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401909ef1d85d5616e36375d8feac08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