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播下体育种子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44期 凌秀慧主任 香港学校图书馆主任协会

随着《2025年施政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并强调「文体旅协同发展」,作为一名学校图书馆主任,深感图书馆在推动全人教育、培养学生多元兴趣上的角色愈见重要。尤其今年政府大力发展盛事经济,积极打造香港成为「国际体育城市」,我们更应该把握契机,透过阅读和活动,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的关注与欣赏。

图书馆不只是知识的宝库,更是价值观的播种地。运动员的奋斗故事、体育赛事的历程、不同国家的运动文化,都是培养学生坚毅不屈、团队合作、追求卓越精神的好素材。今届《施政报告》强调培养学生多元能力,而体育也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年的全国运动会是个绝佳切入点。全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是中国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运动会。 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由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联合主办,香港更是首次成为主办城市之一。根据官方公布,香港将主办八项运动赛事,分别是剑击、七人榄球、高尔夫球、场地单车、乒乓球、三人篮球、沙滩排球及女子排球,这些赛事将于2025年在香港不同的运动场馆举行。这不仅是香港体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对推动本地体育发展、提升国际体育城市形象,以及培养青少年运动兴趣和认同感极具意义。

作为图书馆主任,我建议可以从多方面实践阅读结合体育推广的概念。首先,可以在图书馆设立全运会专题展览区,采购全运会相关海报、吉祥物立牌和纪念品,展示与全运会运动项目、历届赛事、运动员故事有关的书籍和资料,并设计互动问答摊位和知识角,让学生参与其中,全方位了解全运会及其精神。同时,推广运动员与体育精神相关的阅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可以精选中外运动员自传和励志故事,如旅游及运动作家阿翔Linus Cheng的《我们都是在旅途上长大的》、李明熙的《陌路回家》、日本花滑选手羽生结弦自传《苍之炎》(全四册)、「牛下女车神」李慧诗的《身上的每道伤疤》以及《剑击成就了我:奥运冠军张家朗》等,鼓励学生在阅读后撰写感想。

另外,图书馆亦可与体育科协作,邀请运动员进校分享。今年我们学校即将邀请亚运金牌花式单车手卢廷轩(Michael)来校,向学生介绍他的成长与奋斗故事。我们亦可邀请运动作家、体育记者等进行座谈或写作工作坊,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体育与人生。更进一步,可以把主题延伸至体育旅游与新兴产业,向学生推介类似水志伟先生于灼见名家网站发表的〈盛事经济的发展与潜力〉等同类文章、教育学生浏览香港旅游发展局、香港中华总商会等网页关于体育旅游、盛事经济等新兴主题的资讯,让他们认识运动如何推动城市发展及相关产业,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个人兴趣结合未来职业规划,拓展视野。

阅读是一粒种子,活动和各项体验是一片片肥田。图书馆可以主动配合《施政报告》相关重点,与体育科协作,透过阅读及多元活动,把体育精神与香港作为体育城市的故事传递给每个学生。希望有朝一日,他们不单在书中阅读运动员的坚毅,更能在生活中实践体育精神,成为身心健康、勇于追梦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