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390笔

《香港教育杂志》第51期特刊 -《升中家长攻略——英文教学篇2022-2023》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杂志

《香港教育杂志》第51期特刊 -《升中家长攻略——英文教学篇2022-2023》除会有专家分享有效学习英语的方法,更会提供升中选校策略给家长作参考。记者走访超过三十间中学,亦会逐一为家长介绍学校的英文教学特色。

阅读

《佛教孔仙洲纪念中学─学校概览》

佛教孔仙洲纪念中学

学校概览, 学校书刊

《佛教孔仙洲纪念中学─学校概览》先由莫仲辉校长讲述对学生的期盼,继而介绍学校的教学特色、学术成就,以及宗教、体艺等范畴的发展方向。学校亦重视公民教育及家校合作,全方位支援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环境。

阅读

《潮州会馆中学 - 学校概览2021》

潮州会馆中学

学校概览, 学校书刊

《潮州会馆中学概览》简介潮州会馆中学(Chiu Chow Association Secondary School)之课程特色及教育方针,助学生愉快学习,借以成就未来人生。

阅读

《香港教育杂志》第50期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杂志

第50期《香港教育杂志》中,将探讨抄写笔记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在到校直击栏目,记者走访位于三所香港基督教服务处辖属幼儿学校,以及圣公会圣匠中学,亲身了解其办学理念和课程特色。校长专栏由佛教沈香琳纪念学吕恒森校长及香港道教联合会青松中学蔡子良校长撰文分享教育心得,杨文婷姑娘亦会继续探讨音乐与多元感官发展的议题。

阅读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李国宝中学 - 学校概览2021》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李国宝中学

学校概览, 学校书刊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李国宝中学于2000年创立,是一所直资学校,以全人教育为目标,透过推动国际化校园、提供多元化语言环境、善用资讯科技等范畴,致力追求卓越。

阅读

《香港教育杂志》第49期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杂志

幼稚园是孩子进入群体生活的第一场所,家长自然格外关注幼稚园选校。第49期《香港教育杂志》中,记者深度采访九龙乐善堂第二副主席陈健平BBS 太平绅士,以及学务发展总监张美玲女士,深入了解会方对本地幼儿教育的资源投入及未来发展动向。在到校直击栏目,记者走访位于8所不同地区的中小学,亲身了解其办学理念和课程特色。6所乐善堂辖属幼稚园在校训「仁爱勤诚」的基础上,以不用教学模式,助学生发展兴趣所长。天水围循道卫理小学抱持「人本主义」,让学生在完整而富有启发性的学校经历,培育21世纪共通能力。香港四邑商工总会陈南昌纪念中学发展跨学科多元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在关爱中成长。校长专栏由汉华中学关颖斌校长及乐善堂梁黄蕙芳纪念学校许敏诗校长撰文分享教育心得,杨文婷姑娘亦会继续探讨音乐与多元感官发展的议题。

阅读

《升中指南—香港仔工业学校》

香港仔工业学校

主题篇, 学校书刊

《升中指南—香港仔工业学校》介绍校内寄宿教育计划,为有需要及自愿寄宿的本校学生,提供愉快并富有意义的寄宿教育。除正规课程以外,学校亦设有六十多项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空间。

阅读

《教育专业》第20期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杂志

第20期《教育专业》的封面故事以教育界回应2021年《施政报告》为主题。2021年《施政报告》以「齐心同行 开创未来」为题,「加强学校、社会和公务员的《宪法》、《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公众教育」,可见教育政策未来最重要的工作必定聚焦于国家安全教育。另外,《施政报告》中亦提到「经济新动力」的方案,未来几年平均每年投资一千亿元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土地和基建设施、推动研发、投资科技、进行再工业化及支援大学科研,建立完整的创科生态圈。本期特地访问了教联会主席黄锦良、副主席邓飞和林翠玲、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主席陈狄安、香港岛校长联会主席方仲伦、香港中华文化发展联合会主席伍德基等,作出专业点评。本期内容精彩丰富,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教育专业》继续与各位同工同行,提供优质阅读内容,一起谱写教学新篇章。

阅读

《东莞工商总会刘百乐中学 - 学校概览2021》

东莞工商总会刘百乐中学

学校概览, 学校书刊

东莞工商总会刘百乐中学(GCC&ITKD Lau Pak Lok Secondary School)是位于沙田区的一间资助中学,办学宗旨是启发学生的优点及潜能,灌输正确的公民意识及克己尽责的意义,养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精神,使学生在行为、体能及心智均得到发展,对社会有所贡献。

阅读

《香港教育杂志》第48期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杂志

第48期《香港教育杂志》探讨本地补习班类型,从不同补习班类型的教学方式着手,为家长分析子女在不同学习需要和场景下,应该如何挑选合适的补习班,以助提升学习成效,精益求精。在到校直击栏目,记者走访位于14所不同地区的中学,亲身了解其办学理念和课程特色。除了着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以多元学习方法发掘潜能,培养终身兴趣和正面品德,达致全人教育。家长可多考虑子女的个性和兴趣专长,为他们选择最合适的学校。校长专栏由荃湾公立何传耀纪念中学刘瑞仪校长及仁济医院何式南小学罗卓贤校长撰文分享教育心得,杨文婷姑娘亦会继续探讨音乐与多元感官发展的议题。

阅读
《香港教育雜誌》第105期  | 好學校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