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融入中文课程 深化品德情意教育
价值观教育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基础。明爱元朗陈震夏中学的吴善挥老师和陈玉群老师将「爱己爱人,感恩惜福」的价值观融入中国语文科课程,希望透过是次计划,将相关理念灌输给同学,培养他们成为懂得感恩、报答家人、回馈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年轻人。这个计划备受嘉许,获得2024年优秀教师选举的教育管理组奖项。
详细内容VR及AR融入教学 沉浸式虚拟考察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学习被广泛运用到课堂,令教与学的方式更趋多样化。凤溪第一中学生物科主任黄凯雯老师以「谷埔的湿地探究」为题,在课堂中加入虚拟实境(VR)及扩增实境(AR)设计课堂教案,进行湿地生态的教与学,让同学探索谷埔生态系统,包括红树林生长环境、荒废农地的生态概念及荒废农地的生态演替。运用先进科技,释放课堂时间,为学生提供更灵活的探究式学习体验,借以鼓励同学在虚拟空间自我探索及自主学习。该计划备受肯定,荣获2024年优秀教师选举教学组奖项。
详细内容教大举办「斌」— 也文也武:文 书法教育成果颁奖典礼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国学中心于2024年9月26日举办「斌」— 也文也武:文 书法教育成果颁奖典礼,旨在透过书法教育推广国学及传承中华文化,同时庆祝国庆75周年暨教大30周年校庆。
详细内容教大举行三十周年校庆晚宴 育才弘教 立德树人 共创香港教育未来
2024年11月23日,香港教育大学(教大)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三十周年校庆盛大晚宴,近二千名宾客聚首一堂。来宾包括香港特区政府官员、中联办、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官员、中央驻港国安公署代表、教育界人士、社会贤达、教大校董会成员、管理层、教职员、学生及校友等。
详细内容恒大举行2024年度毕业礼 校长吁善用科技回应全球挑战
香港恒生大学2024年12月4日起一连两天举行2024年度毕业典礼。校务委员会主席郑慕智博士和副主席钱乃骏先生分别主持典礼,见证超过二千名学生毕业。
详细内容恒大颁授荣誉院士予五位杰出人士
香港恒生大学于2024年11月27日举行第三届荣誉大学院士颁授典礼,向五位社会贤达颁授荣衔。典礼由校务委员会主席郑慕智博士及副主席钱乃骏先生主持,获颁荣誉的包括陈雪红女士、程永康先生、唐庆绵女士、曾永华律师及叶杰全博士。
详细内容《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有关教育的主要政策措施
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教育是人才培育的关键,人才是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基础,《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继续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方针,推动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建设,集聚一流人才,为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并贡献教育强国建设。
详细内容《施政报告》: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深化弘扬爱国主义教育
在今年特首李家超任内的第三份《施政报告》中,其施政方针、政策措施均回应了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这正是我们一直所期待。黄锦良指出,特别在教育层面,香港需要建立一套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而人才培养始终有赖教育的推动。无论是在两会上向国家层面提出的建议和提案,还是教联会向特区政府提出的倡议,我们都不断强调未来教育的两大主轴: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科技教育。过去数年的《施政报告》中,亦有相当的篇幅提及相关工作,反映特区政府对推动相关工作的重视。
详细内容建设国际教育枢纽 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地
特首李家超于十月十六日发表2024《施政报告》,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在教育方面提出多项重点措施。其中,成立「教育科技人才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制订政策推动育才、汇才、科技协同发展,同时推动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香港。邓飞表示,在制定政策时,除了考虑民生,还必须着眼于整体发展。人才培养关乎整个国家发展,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才代表竞争力,整合教育、科技与人才成立委员会,有助于打造香港成为高端人才聚集地。
详细内容提升语言能力 适应全球化挑战
新一份《施政报告》中,特首提出多项优化教育,改善学习的措施。整体上可以看到特区政府主力推动STEAM教育、学生语文能力发展、香港与内地专业交流等方面,有较多具体的政策落实。以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为例,《施政报告》提出拨款约4.7亿元强化英语、普通话和其他语言的教学。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