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稚园进行适切的电子教学
在疫情下,面对「停课不停学」的处境,不少幼稚园也加强推展电子教学。然而,电子产品的普及是双面刃,幼稚园的课程如能做到「生态整合」,则能有效在学前阶段灌输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态度,亦能将电子教学的效能最大化。
详细内容疫情下的图书馆管理法则
自1 月疫情爆发以来,很多学校图书馆已经实行闭馆,原因十分简单,架上的图书每天都有不少学生触摸,大家都会担心变为传播细菌的温床。早前研究亦证实,新冠状病毒能存在书籍上多天,试问家长如何放心学生到图书馆选书呢?如学生把图书带回家,家长能接受吗?
详细内容跨境学生的学与教支援
新冠肺炎疫情不时反弹,上学年本港学生经历停课与复课的安排,已逐渐适应电子教学。然而,对于一众跨境学生而言,因边境防疫的安排,无法顺利回到本港继续上学。为此,圆玄学院妙法寺内明陈吕重德纪念中学电子学习组特别针对跨境学生设计了专属的线上课堂时间表,让跨境学生在2020-2021 学年也能全情投入新的课堂安排。
详细内容小组共学 双向交流 网上课堂黄金四部曲
上学年是一个是充满挑战、特别又难忘的一年。在刚过去的九月,新学年以网课形式开课,及后才陆续恢复面授课堂。这种前所未有学习模式,不但为家长及学生们带来许多问号,即使拥有丰富经验的教学团队亦需要在这种「新常态」底下重新整理教学进程。
详细内容教学新常态 各师各法
上期《教育专业》以「Back to School」为主题,我们邀请了中学、小学、幼稚园的校长接受访问,讲述疫情下的开课准备,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分享校内的实际操作情况,因此今期我们以「各『师』各法」为主题,邀请更多校长老师分享他们在新常态下教学的心得。
详细内容
基督教宣道会宣基小学
建立体育氛围 启发运动潜能 让孩子终身享受运动乐趣
三代体育老师的交接,由2013年至今已走过七个年头。基督教宣道会宣基小学的体育课程不断改进,改变外界对体育科的观感,让家长和其他老师重新认识体育科。事实上,体育所培训的不仅是技能,还包括最重要的「体育精神」— 即坚毅与恒心。同时,学生还需要在体育科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自律习惯,这些素养有助他们面对未来更多挑战。学生求学时期保持恒常的运动习惯,日后毕业离开学校,仍能继续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详细内容
沪江小学
由图书教学出发 再结合中文与常识 跨科深度阅读 反思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跨科学习虽然并非崭新的教育方式,但要做到有深度,连小学生亦能反思人生,当中必然要花些功夫。沪江小学的林淑操老师,其课程主任的身分正好担当统筹跨科学习的角色,并利用由浅入深的方式,由图书教学出发,再配以活动及精准的阅读策略,利用「启发、深度、延伸」的理念,再发展到电子书互动教学及Stem活动,环环紧扣从阅读引发的蝴蝶效应,由此展开。
详细内容
青年会书院
疫情下的学界新常态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料显示,全球至今已有近16亿儿童和青少年受疫情下的停课安排影响。本地学界由1月底开始开展停课不停学策略,以不同形式进行网上教学,相信同学在疫情下都习惯了在家学习。
详细内容小一新生入学适应锦囊
孩子升读小一!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件大事。小学是孩子正式进入以学习为主的成长阶段。升读小一的学生所遭遇的适应困难大多与学校环境、学习生活及自理要求的转变有关。家长和学校如能及早为孩子进行适应训练,有助孩子升读小一的适应,能让孩子更快、更乐地投入到小学的学习生活。
详细内容给学校推动生涯规划第5点:学生参与及共同创造
香港赛马会「赛马会鼓掌.创你程计划」CLAP for Youth @ JC团队根据香港的情况及学生需要撰写了《香港生涯发展自评基准》(Hong Kong Benchmarks for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简称为HKBM),由香港教育大学叶荫荣博士担任计划总监,笔者学校是试行HKBM学校之一,HKBM共有十项准则,今期继续分享第五项准则。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