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144笔

《香港教育杂志》第48期
教育传媒
第48期《香港教育杂志》探讨本地补习班类型,从不同补习班类型的教学方式着手,为家长分析子女在不同学习需要和场景下,应该如何挑选合适的补习班,以助提升学习成效,精益求精。在到校直击栏目,记者走访位于14所不同地区的中学,亲身了解其办学理念和课程特色。除了着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以多元学习方法发掘潜能,培养终身兴趣和正面品德,达致全人教育。家长可多考虑子女的个性和兴趣专长,为他们选择最合适的学校。校长专栏由荃湾公立何传耀纪念中学刘瑞仪校长及仁济医院何式南小学罗卓贤校长撰文分享教育心得,杨文婷姑娘亦会继续探讨音乐与多元感官发展的议题。
阅读
《香港教育杂志》第47期
教育传媒
第47期《香港教育杂志》会讨论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自理能力反映孩子的成长进程,然而家长可能对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进程及方式有所疑惑。记者特别访问幼稚园及小学校长,解构当中的奥妙。在到校直击栏目,记者走访三间幼稚园,了解其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基督教乐道幼稚园利用不同教学资源,栽培学童成为拥有良好品德的主动学习者;保良局蔡冠深幼稚园通过多元化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对学习及人生的正向态度;宣道会陈李泳贞纪念幼稚园推行「校本声情综合课程」及正向生命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体验。校长专栏由佛教大雄中学招康明校长及东华三院邱子田纪念中学叶伟仪校长撰文分享教育心得,杨文婷姑娘亦会继续探讨音乐与多元感官发展的议题。
阅读
《香港教育杂志》第46期
教育传媒
第46期《香港教育杂志》由记者到访「新界北新市镇」的皇后山社区,检视新社区的市镇规划,并特别着眼于教育规划。而位于皇后山邨的东华三院曾宪备小学担当先锋,以「面向世界,培育优才」为办学理念,帮助学生开拓环球视野,成为未来世界公民。 在到校直击栏目,记者走访两间幼稚园,了解其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东华三院田湾(一九九六至一九九七总理)幼稚园透过绘本学习,以生活化活动体验,达致「全人发展」的目标;基督教乐道幼稚园以爱灌溉,培育幼苗茁壮成长。 校长专栏由中华基督教会基法小学(油塘)梁淑仪校长及万钧汇知中学张志文校长撰文分享教育心得,杨文婷姑娘亦会继续探讨音乐与多元感官发展的议题。
阅读
《教育专业》第19期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第19期,本期《教育专业》的封面故事以「新学期 如何开展爱国教育」为主题。教育局于新学年推行国家安全教育,横跨初小至高中,同时又将通识科整合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当中亦涉及不少认识国家的部份,学校应是时候推展爱国教育。本期访问了不同持份者,期望透过各界分享学校该如何推展爱国教育,包括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教育局公民与社会发展组、教联会副主席邓飞、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主席陈狄安、东华三院郭一苇中学何世昌校长、道教青松小学(湖景邨)郑志明校长及基督教乐道幼稚园何敏茵校长,另外亦有JSIT联校资讯科技学会及团结香港基金社情研究主任何杏研献文,透过不同持份者的看法,希望学界能集思广益,按校情为学生提供更多不同的爱国教育方案。本期内容精彩丰富,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教育专业》继续与各位同工同行,提供优质阅读内容,一起谱写教学新篇章。
阅读
《香港教育杂志》第44期
教育传媒
第44期《香港教育杂志》会讨论应用学习课程。应用学习课程是高中的选修科目,课程设计着重实用的学习元素,学生透过应用学习课程可以全面提升自己,在相关专业领域上多作探索,开阔眼界。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应用学习)黄韵姿以及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英文)张灿彪将详细阐释应用学习课程如何照顾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到校直击栏目,记者走访了不同幼稚园和小学,了解其办学特色。东华三院王胡丽明幼稚园关注学童情意的健康发展,以多元教材为配套,营造愉快学习环境;佛教曾果成中英文幼稚园以佛教义理启蒙孩子心灵和知识上的智慧,培育正向人生观;乐景幼稚园着重学童的学习动机,以孩子的兴趣主导未来;凤溪创新小学将注重创意教学的崭新教育方式带给学生,提供高效益的学习模式。校长专栏由荃湾商会学校周剑豪校长以及东华三院姚达之纪念小学黎家裕校长撰文分享教育理念,杨文婷姑娘亦会继续探讨音乐与多元感官发展议题。
阅读
《香港教育杂志》第43期
教育传媒
第43期《香港教育杂志》会讨论环保议题,分享家长如何能为环保出一分力,并将环保意识传递给孩子。透过两位环保妈妈的身教经验,传授简单易用的日常小锦囊,培养分类回收的习惯,在亲子同乐的气氛下实践环保理念。在到校直击栏目,记者走访了不同幼稚园,了解其办学特色。东华三院廖恩德纪念幼稚园秉持适性扬才的理念,成就每位孩子的可能;东华三院方树福堂幼稚园着重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以及数理范畴的逻辑思维;东华三院香港华都狮子会幼稚园施行「以爱为教」作教育基础,借着爱心浇灌孩子的生命,成就他们的未来。佛教荣茵学校致力优化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校长专栏由佛教曾果成中英文幼稚园伍炫熹校长以及啬色园主办可信学校朱远球校长撰文分享教育理念,杨文婷姑娘亦会阐述音乐于孩子的感官发展之间的联系及其重要性。感兴趣的家长可于全港7-Eleven便利店、OK便利店及各大书摊购买。#goodschool.hk #教育传媒
阅读
《大学之路──大湾区青年发展攻略》
教育传媒
《大学之路──大湾区青年发展攻略》 《大学之路──大湾区青年发展攻略》特刊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和教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版,免费派送给全港澳高中应届毕业生,提供香港和澳门的升学资讯,并为有志于大湾区创业/就业的青年给予贴士。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 #教育传媒 #goodschool.hk #香港和澳门的升学资讯 #大湾区 #hkfew #免费 #全港澳高中应届毕业生 【繁体版】<a href="https://www.goodschool.hk/ebook/reader/20210629" alt="繁体版:《大学之路──大湾区青年发展攻略》">https://www.goodschool.hk/ebook/reader/20210629</a>
阅读
《大学之路──大湾区青年发展攻略》
教育传媒
《大学之路──大湾区青年发展攻略》特刊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和教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版,免费派送给全港澳高中应届毕业生,提供香港和澳门的升学资讯,包括大学及专上学院/学系介绍,并阐述大湾区9大城市特色及高校列表。特刊更邀请了港澳青年创业家分享心得,为有志于大湾区创业/就业的青年给予贴士。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 #教育传媒 #goodschool.hk #香港和澳门的升学资讯 #大湾区 <br /> 【简体版】<a href="https://www.goodschool.hk/ebook/reader/20210629A" alt="简体版:《大学之路──大湾区青年发展攻略》">https://www.goodschool.hk/ebook/reader/20210629A</a>
阅读
《香港教育杂志》第42期
教育传媒
第42期《香港教育杂志》会为K2家长提供升小锦囊。作为父母,当然希望为子女挑选最为合适的学校,让孩子得到适切的教育。随着2021-2022年的小一入学申请尘埃落定,2022-2023年的小一入学申请已经密锣紧鼓地开展,对于子女刚升读K2的家长而言,为他们部署升小已是逼在眉睫。面对大量的资讯,新手家长难免无所适从,教育传媒特地邀请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文诗咏校长和宣道会叶绍荫纪念小学徐式怡校长,亲自解构升小疑难。 在到校直击栏目,记者走访了不同幼稚园和小学校长,了解其办学特色。善正幼稚园秉承「立善正德 循真遵道」的要旨,为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发挥潜能。荃湾公立何传耀纪念小学以多元学习策略,体贴学生的学习需要,拓阔他们的国际视野,步向世界。柏立基教育学院校友会卢光辉纪念学校延续办学团体已故主席卢光辉荣誉院士(山狗校长)的教育梦,大力推行资优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梦想飞行。 除了校长专栏有东华三院张明添中学方信文校长以及荃湾商会邱健峰幼稚园邓素馨校长撰文分享教育理念,杨文婷姑娘亦会阐述家长如何在家安排活动,让孩子在音乐语言中学习辨识情绪。感兴趣的家长可于全港7-Eleven便利店、OK便利店及各大书摊购买。
阅读
《教育专业》第18期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第18期,本期《教育专业》的封面故事以「想像未来 培育科技创新新世代」为主题。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推出全新的「中学 IT 创新实验室」及即将出台的「奇趣 IT 识多啲」计划,为学界提供达 7 亿港元资助。本期访问了不同持分者,期望透过各界分享,从中探讨教育界对IT计划的看法,同时了解IT教学的最新发展,并访问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助理政府资讯科技总监(产业发展) 黄敬文先生、高级系统经理(产业发展) 孙宇万先生、教联会梁俊杰副主席、培侨中学伍焕杰校长、新生命教育协会 吕郭碧鳯中学电脑科科主任郑志鸿老师、马鞍山圣若瑟中学余建文老师、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 黄锦辉教授、以及香港才能教育研究会梅志文会长,透过不同持份者的看法,集思广益,希望学界能借着推出计划的契机,按校情为学生提供更创新的IT教学。本期内容还一并与读者探讨新任校长支援,新常态下新校长面对何种挑战?另外,疫情下学校可以如何善用科技,如「寰宇游学」网上交流平台及姊妹学校交流平台,增添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有助促进全人发展。本期内容精彩丰富,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教育专业》继续与各位同工同行,提供优质阅读内容,一起谱写教学新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