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多元文化共融 培育国家良好公民
官立嘉道理爵士小学作为一所以非华语学生为主的学校,一直致力运用多元互动策略促进文化共融。为加强价值观教育及生涯规划的工作,学校举办全方位学习活动,务求培育学生成为有质素、对社会有承担,以及具国家观念和香港情怀的年青人。此外,提升非华语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能使他们更投入学习中文、更喜爱香港文化、更了解中国,从而掌握将来在国家发展的机遇。
详细内容从实境中实践爱国主义教育
汉华中学自 1995 年起,每年带领高中全级学生,走遍大江南北,北至宁夏、南至广西,除了三年疫情,从不间断进行跨学科内地考察,曾参与学科包括中国语文、中国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历史等科目,考察内容包括中国文学、中国近代史、地貌、环境保育等,2023年4月3日和4日参加教育局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内地考察首发团,延续和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
详细内容推动内地交流活动 贡献国家发展所需
香港才能教育研究会一直致力推动本地教师和学生参与内地科技公司和学校的交流活动,并作为内地和澳门学校师生到香港学校交流的桥梁,目的是提升科技教学的质素,并推动爱国教育的发展,以达到「科教兴国」。
详细内容活出文化美:文化的觉醒与自知
英治百年,香港形成了一种糅合中西的独特文化。在香港推行国情教育,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西化,而是唤醒早已存在于香港人血液的中国魂。香港人每天都接触中华文化,但往往活在文化中而不自觉,我们的责任就是唤起孩子对中华文化的觉醒与自知,活出中华文化的美。五邑邹振猷学校是一所由五邑侨乡社团主办的学校,一向心怀祖国,致力推动国情教育。我们以文化为轴心,把中华文化融入正规课程、氛围活动和校园环境,推动国情教育的发展。
详细内容推动国民教育 承传中华文化
学校以培育幼儿的品德为重点,规划校本品德课程,加入中华礼仪教学元素,提升幼儿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透过「自然连系、有机结合」让幼儿在学校建立良好品德。学校作为「中华礼仪教育项目」2021-22年度优秀先导学校,何校长获邀担任幼稚园校长及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认识中华文化——传承传统美德(修订)」的嘉宾讲者,分享学校推行品德教育和中华礼仪教学的宝贵经验,促进与业界的专业交流,帮助幼儿从小建立良好的品格行为、态度及价值观。
详细内容与时并进 切合社会需要 推动教育创新发展
李子建教授积极推行教育研究及发展计划,致力加强教师教育的质素,以及促进香港与大湾区及世界各地的教育交流与协作,今年9月正式成为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新任校长。面对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李校长如何带领教大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加强香港与内地及国际的教育交流?今期新校长对谈,特此到访教大访问李子建校长,听他现身说法谈教育新展望。
详细内容多元教材揉合创新思维 推动跨界别合作 办好教育事业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改变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加速全球技术革新及文化转变,不少行业亦趋向数码转型。现代教育研究社(现代社)扎根香港超过 65 年,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教材出版社之一,多年来一直为学界提供优质的学与教资源。身为家族企业第三代传人的黄钲凯,立意运用自身累积多年的跨领域专长及知识,承传现代社「学习为先,研究为本,与时并进」的使命,注入崭新思维,带领团队开拓多元化发展的方向,持续燃点培育下一代贡献社会的热诚。
详细内容国际青少年创科奥林匹克大赛 推动本港创科教育发展
为培养学生对科创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奠定创科知识基础。由 Techbob Academy 及香港精算扶轮社等主办「国际青少年创科奥林匹克大赛2023」已是第五届举行,作为本港最大型及最受欢迎的学界创科比赛之一,今年度赛事获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作为首席支持单位,超过200间中小学、幼稚园参与,约2,000名学生参加比赛。比赛项目设有个人或队际奖及校际奖。大会最后计算每间学校的得奖及参与学生数目,以计算总分选出赛事的校际大奖——全能学校大奖,本届由拔萃女书院及大角嘴天主教小学(海帆道)分别勇夺中小学的最高殊荣。
详细内容寰宇游学 线上感受中国文化
粉岭公立学校最近联同北京的姊妹学校举办了一次轻松、有趣和有意义的线上交流活动「西安兵马俑线上游及工作坊」。没有看错,既有线上交流和游览兵马俑外,还有工作坊一起创作兵马俑,发挥学生的创意。
详细内容传统国术糅合创新科技 促进中华文化发展传承
太极是一种中国传统武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不但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更有助于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为了向社会普及更多太极资讯,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副教授洪强博士带领团队开展「进阶太极新体验:太极招式新字体与 AR 技术的融合」的研究项目,透过结合原创太极中文字和游戏化训练,以扩增实境 (AR) 和 3D 动画的形式,协助学员沉浸式练习太极。项目更因此荣获「2022 年加拿大发明及创新大赛」金奖及两项特别奖、「2022 年台湾国际创新与发明大赛」金奖。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