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英语科评分准则 你知道吗?
每年一到四、五月,全港便有约6至8万名中学生,准备迎战中学文凭试 DSE。不少人应该听过3322这个8大资助大学入学门槛。所谓3322,是指四科主科中的中文和英文科必需达第3级成绩,而其余两科数学和通识科的要求是2级;每科的评分标准是由最低的U至最高的5**共有8个等级。大部份高中学生对这些等级绝对不会陌生,因为他们由中四起各科老师便不断进行洗脑式的「提醒」。而每年放榜前后报章亦例必大肆报导,哪些状元取得7科甚至8科5**佳绩。
详细内容家长才是升学专家
上期封面主题故事「学校排名榜不尽不实」,刊物出街后反应热烈,读者将这段内容放了上讨论区,有家长留言大吐苦水,诉说排名榜如何误导家长、影响选校,其实坊间不少所谓的教育界人士,除了自制排名榜之外,还私下为学校创作 Banding,让不知就里的家长,盲目地追寻这些来历不明的高Banding 学校,实在害人不浅。
详细内容「STEM+」大时代的概况
为配合本地创新科技的发展政策,香港政府早前透过引入 STEM 教育的「跨领域」(Transdisciplinary) 课程和学与教概念,来激活学校的多元智能教学文化,并培训新一代学生的解难能力,从而寄望学生将来能为本地可持续性的发展贡献一份心力,这也是国际社会必然的趋势。
详细内容
圣公会圣匠小学
圣公会圣匠小学:教育专题:如何评价学生的进步
「学生的进步是否只用成绩来评定?」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我相信「人品」比「成绩」更重要。人类和动物的分别在于我们能够明辨是非,知道礼义廉耻,并晓得运用智慧改善生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求学生先做好个人的自理、品格、行为,然后才是对成绩和体艺表现的追求。
详细内容
明爱马鞍山中学
明爱马鞍山中学:蔡子良校长:如何评价学生的进步
「学校和宿舍生活,成就了今天的我。」许同学的一句说话,已经表达出教育的意义。 许同学是在中二转校就读明马(明爱马鞍山中学),由于情格倔强,转校之初甚是不惯。许妈妈一直想替女儿找一所在区内排名较高的学校入读,结果辗转来到明马,并成为宿生。入住宿舍后,导师们与一众宿生的关系十分亲密,使许同学那颗封闭的心,渐渐被宿舍的导师和宿生融化了。加上老师的关顾,许同学由抗拒明马,变成深深爱上明马。鉴于她良好的转变,后来许同学的弟弟也一起来到明爱这个大家庭。
详细内容考试攻略:最大效益的温习 克服「时间」敌人
温习可以有很多种,但要以备试为目标的温习,我们往往需要面对一个最大的敌人:「时间﹗」因此,如果同学们漫无目的地「佛系」式温习—相信缘份到了,自然会温完、时候到了,自然会高分;或者随心所欲,「按感动」选择被命运选中的课题;又或每每以验尸方式将书本由第一页第一行开始仔细地「刨」,往往会将自己陷在死胡同:
详细内容英语冠词你用对了吗?(续篇)
上回提到一个简单测试,显露了不少香港人包括教育人员,在学习英语时一直没有正确地掌握运用冠词 a 及 an 的技巧。在此感谢教育传媒,报道面世后,已再有80位人士完成测试,尝试一下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可惜是平均值却由 65/100 跌至 55/100,结果表示普遍人都以为冠词 a 及 an 的用法是根据英语名词的首个字母(a、e、i、o、u)而断定,事实却非如此。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