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
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正向心理学融入校政管理 推动正面文化 带领学校持续进步
由2010年起担任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校长朱国强,十分重视与校内教职员的关系,致力透过真诚的沟通,从而增加互信,提升推行校政的效能。作为身心语言程式学(NLP)高级执行师的朱校长,在校内大力推动正面文化,并借此带动学校继续前进。
详细内容2019/20年度财政预算案拨款 有否关注中、小学生体育发展及需要?
在2018/19年度举办的多项国际体育赛事中,香港运动员都表现超卓,屡获佳绩;其中单车选手李慧诗更是多项世界单车赛的奖牌得主,并得以穿上彩虹战衣(世界冠军赢得特定项目、类别和车种时,必须穿着彩虹战衣);另外,香港跳绳选手亦于世界公开赛获13金8银8铜,表现实在令人鼓舞。香港的运动员获取了这样的佳绩,香港政府有甚么政策去帮助运动员延续下去呢?或者说,政府是否有意识地把佳绩延展下去呢?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认真看待外判教育 问题剖析及实用策略
将部分学校课程外判予校外机构在香港相当普及,政府亦有提供各类资助以支援学校实践这种形式的外判教育。然而,笔者发现业界鲜有对外判教育这个行之已久的做法进行讨论,亦因此容易忽视当中所牵涉的议题以及各方可能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以此作为出发点,尝试为大家提供对外判教育的一些观点及讨论,为迈向成功的外判教育作出建议。
详细内容资助学校教师职位全面学位化 如何计算薪酬?
政府终于接纳「教师专业发展专责小组」的建议,在《2018 年施政报告》中宣布,于2019/20 学年全面将公营中、小学教师职位学位化;学校可因应校本情况,安排于2020/21 学年或以前全面落实。以现时核准教学人员编制而言,小学学位教师职位的只有65%,中学学位教席亦只达85%,在2019/20 学年或之后,所有核准编制内的教席均转为学位教师职位(包括过往在各项措施或基金下为学校提供的非学位教师职位)。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危机还是转机 三问教师学位化
重视学校中层领导的培训及学校变革;善于协助教师及学校检视;思索如何在学校培养中层领导;提升学校效能。早前笔者在明报以教师学位化与教育专业承传立论,提出在职教师培训的重要性。故此,在此篇章中,笔者亦不想再详述个人见解。相反,笔者想借此平台,以非学术的角度,提出三个有关教师学位化的问题,让学校管理层及教师好好思索新政策对学校带来的「机」遇。
详细内容教师专业阶梯双轨并行 「行政」与「教学」同步发展
最近,教育界争取多时的几项议题,透过各方的努力与磋商,终于在2018年政府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得到回应,其中包括教师全面学位化、一校一行政主任等,实为业界打了一支强心针。教师专业发展专责小组亦于2019年3月26日公布检讨结果。 专责小组不负所望,于短短一年半间透过对香港教育界的仔细观察及深入研究,再加上参考海外经验,共提出了18项建议,例如教师全面学位化、建立教师专业阶梯、调整小学校长薪酬及增加小学中层主任职位等,不仅反映其认真负责的态度,也体现本届政府重视教育、与各界「一起同行」的诚意和胸襟。
详细内容
马锦明慈善基金马可宾纪念中学
香港神托会主办马锦明慈善基金马可宾纪念中学:动物界也有失败周
失败并不只是人们所经历的功课,原来所有动物在成长过程中也会经历失败,即是学习的阶段,才能成长及求生。在一些动物纪录片中,往往可以发现一些十分有趣的例子。
详细内容
民生书院
民生书院:培养坚韧态度 无惧挫败
对比上一代,现今的青少年相对在物质资源丰富的环境下成长,少挨苦劳碌。成长中,甚少遇到考验,以致抗逆能力较低。现时家庭普遍是「一个起,两个止」的儿女,孩童得到父母及或祖父母的照顾和宠爱都较多,甚至不少变成溺爱和纵容。青少年大多抱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在学习和工作上期望「少付出,多收获」,考试望「贴中题」,工作望可短时间获晋升。而受到消费文化影响下,他们崇尚物质主义,借此肯定自我价值。当学生们毕业后接触社会时,始发现真实世界与幻想及期望不符时,挫败感或会增加,甚至以错误方式去解决问题。
详细内容
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
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赞出自信的孩子
我校去年取录了一个从国际学校转校来的英国籍小男生,金发碧眼,广东话说得不太流利,可是用广东话上课时却显得非常自信,他跟我聊天时亦不时向我提出反问,自信心之高,令人稀奇!是什么令他有如此强大的自我形象呢?我猜想,可能是因西方的教育方式充满赞赏及肯定,才培养出如此自信的孩子。
详细内容